微毛链金小蜂

Systasis parvula   Thomson
   

  10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雌:体长1.8~2.2mm。体亮绿色具光泽;触角柄节腹面棕黄色,其余各部分均为褐色;足基节、腿节及中后足胫节与体同色,端跗节为褐色,其余各节为黄色。
头前面观宽大于高(34:26),整个颜面具粗糙的网状刻点及稍浅圆凹形具毛刻点;复眼间距、复眼高及颚眼距相对长度为21:16:7;触角洼较明显,伸至中单眼下的1/2;两触角窝之间具纵形突脊,下脸中部呈纵形鼻状突;唇基区具粗糙的小网状刻点,口上沟明显。触角位于颜面的中部,触角窝上缘距中单眼下缘与触角窝下缘距唇其之比为9:11。触角柄节最多伸达中单眼,不达头顶;梗节与鞭节长之和与头宽相当(35:34),各节结合较松;梗节长为宽的1.6倍(5:3),稍长于环节与第一索节长之和(5:4);各索节均为方形,具感觉毛及与长于索节的细毛;棒节稍膨大,长宽比为11:4。头背面观头宽与长之比为34:17;POL与OOL的相对长度为12:4;复眼长与上颊之比为13:4。
胸部明显隆起,被规则光滑的网状刻点。前胸背板两侧长,中部几乎在背面不可见,稍窄于中胸;中胸盾片前缘明显向前伸出,长宽之比为21:32,盾纵沟深而完整;小盾片长宽比为17:16。并胸腹节短为小盾片长的1/4,具规则的网状刻点,中脊完整,侧褶几乎完整。前翅长宽之比为95:42;透明斑大,透明斑外被稀毛;基脉无毛,基室无毛,基室后缘开放;缘室上表面无毛,下表面被中部断开的一排毛;后缘脉与痣脉之间的区域光滑无毛;前翅下表面缘脉之后方具长毛组成的毛列;缘脉、后缘脉和痣脉的相对长度为19:10:7;痣不膨大。
无明显的腹柄;柄后腹与胸宽相当,长为宽的1.8倍(59:32),与头胸之和相当;柄后腹各节具浅网纹。
雄:体稍小于雌体,其他特征与雌体相当。
检视标本:北京,1982.Ⅷ.13,8♀2♂,石宝才采;北京,1983.Ⅸ.25,2♀,黄大卫采;北京,1983.Ⅷ.18,2♀,黄大卫采;河南栾川龙峪湾,1996.Ⅶ.13,1♀,肖晖采;陕西黄陵,1973.Ⅸ.1,1♀,廖定熹采;陕西眉县,1973.Ⅶ.22,1♀,廖定熹采;陕西凤县,1973.Ⅶ.25,1♀,廖定熹采;陕西临潼,1973.Ⅸ.4,6♀1♂,廖定熹采;山东牙山,1964.Ⅶ.31,5♀1♂,王子清采;黑龙江大兴安岭,1970.Ⅶ.23,1♀2♂,廖定熹采;湖南南岳山,1980.Ⅷ.17,2♀1♂,童新旺采;吉林长岭,1990.
Ⅶ.30,3♂黄大卫采;新疆精河,1955.Ⅷ.24,1♀,马世俊采;新疆察布查尔,1955.Ⅷ.29,1♀,夏凯玲采;新疆乌苏县,1955.Ⅶ.4,1♀,陈永林采;海南五指山,1964.Ⅳ.27,10♀1♂,陈泰鲁采。

生物学

寄主:与形成虫瘿的瘿蚊有关:Bremiola caraganae (Fedotova),Dasineura herteroae (Stelter) 和 Schizomyia galiorum Kieffer。

国外分布

爱尔兰,瑞典,捷克,斯洛伐克,英国,哈萨克斯坦,匈牙利。

国内分布

北京、河北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南、海南、陕西、新疆